聚币AJE暴雷98.7%:副总裁卷走11万韭菜16亿,JU算力赔付实为“债务证券化”
近日,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时,11万投资者的血汗钱正在被系统化清洗。聚币交易所的AJE代币价格在十分钟内暴跌98.7%,16亿元资产瞬间蒸发。投资者一觉醒来,账户余额变成了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,而聚币官网只剩下一行冰冷的公告:“因交易参数安全隐患暂停所有业务”。三年前聚币副总裁王泽平的直播宣言:“区块链是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最后船票”。
这场灾难的核心人物,正是聚币交易所副总裁王泽平(又名王辉)。在崩盘前72小时,他通过预设的智能合约漏洞抽干资金池,将4700万枚AJE通过混币器洗白,最终流向币安某匿名账户。
- 16亿元蒸发路径
4700万枚AJE通过混币器跨链转移,最终流入币安匿名钱包(0x7F3a...c9B2),单笔最高转移1000万美元
- 系统操控铁证
慢雾科技审计显示,AJE智能合约存在预设的递归调用漏洞,项目方可无限提取资金池资产
十年收割史:五次更名的“镰刀进化论”
聚币的收割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,其前身“比特币交易网”就已崭露头角。十年来,它通过不断更换马甲,完成了五次完美蜕变,形成标准化收割流程:
阶段 | 操作手法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引流 | 包装“百倍币摇篮”概念 | 2016年杠杆合约致用户爆仓 |
锁仓 | 高息质押陷阱(年化200%+) | 2024年AIC质押项目团队长卷款买保时捷 |
控盘 | 交易所联合项目方做市 | 2023年MONO代币人为制造价格波动 |
断流 | 冻结提现+伪造系统故障 | AJE崩盘前单笔5万USDT提现冻结72小时 |
洗白 | 强制兑换“算力”抵债 | HI游戏平台资产1:1兑换JU算力(实际价值缩水84%) |
每一次“重生”都卷走数亿资金,同一把镰刀,同一批韭菜,上演着币圈最黑暗的循环。
骗局全解剖:AI外衣下的300行陷阱
AJE项目的白皮书描绘了一个诱人故事:神经网络预测模型、AI量化交易稳赚不赔、月化24%收益。这些光鲜亮丽的包装背后,却是一个只有300行代码的简陋陷阱。
安全审计发现,项目方在代码中预设了致命的递归调用漏洞——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后门,让他们可以随时抽空资金池。而所谓的“动态质押”机制更是巧妙设计的枷锁:投资者锁仓越久,“加息”越高,结果崩盘前87%的代币被牢牢锁定,形成“只进不出”的资金闭环。
更讽刺的是,在崩盘前两小时,聚币热钱包转出1.2万枚ETH(约合4000万美元),直接转入高管关联的新加坡账户。而此刻,聚币APP仍在向300万用户推送“限时加息”的加仓链接。
交易所合谋:站台与收割的完美闭环
聚币交易所远非旁观者。监管调取的内部记录显示,聚币副总裁王泽平直接参与AJE决策,明确要求“用平台流量导流”。
交易所的深度参与令人咋舌:
聚币APP连续45天置顶AJE宣传,标注“官方生态优选”标签
崩盘前1.2万枚ETH转入高管关联账户
聚币热钱包与AJE项目方有53笔直接转账记录
当危机爆发后,聚币迅速删除宣传资料,发表声明撇清关系,上演了典型的“获利时站台,爆雷后甩锅”剧本。
Hi生态崩盘:多米诺骨牌的二次屠杀
8月23日,聚币游戏生态Hi宣告“升级”,强制将用户资产1:1或1:4兑换为JU算力。杭州投资者王先生抵押房产投入的28万,一夜沦为需“几年回本”的泡沫数字。
崩盘前夜:三大铁证锁定“死亡倒计时”
流动性枯竭
考拉协议TVL(总锁仓量)7日内暴跌25%,从55万JU骤降至41万JU
资金异常转移
崩盘前72小时,4700万枚AJE经混币器洗入币安匿名账户;8月3日,单笔1000万美元USDT流入开曼群岛钱包
维权通道封杀
郑州投资者张某提供录音证据——客服称“5万USDT提现需风控审核72小时”,次日账户已被强制转换算力
更荒诞的是,聚币为安抚受害者推出“看短剧加速回本”方案:
用户需每日观看广告或发展下线换取释放额度;
拒绝拉人头则释放中止,账户彻底冻结。
“这哪里是AI救赎?分明是债奴养成计划!”维权群内愤怒刷屏
崩盘前兆:那些被故意忽略的警报
在AJE崩盘前,聚币生态已经显露出多重危险信号:
- 流动性枯竭
考拉协议TVL(总锁仓量)7日内蒸发25%,从55万JU跌至41万JU
- 提现异常
单笔5万USDT提现申请被冻结72小时
- 资金逃亡
8月起,聚币热钱包持续向币安转移USDT,单笔高达1000万美元
更令人窒息的是社群流传的《AJE洗脑话术手册》:
每日推送虚假盈利截图
将质疑者污名化为“空军黑子”
用“错过AJE=错过比特币”诱导加仓
利用“损失厌恶”心理推出“补仓加息”活动
这些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,让无数投资者在崩盘前夜仍在疯狂追加资金。
生死维权:链上铁证与跨境追赃的博弈
当AJE受害者组建“反聚联盟”时,发现了更残酷的真相:资金已被精心设计的路径转移洗白。
赔付困局:JU算力的“纸上赎罪”
市场代表与聚币副总裁刘源经多轮谈判,达成以平台币JU的算力赔付方案,但矛盾尖锐:
争议焦点 | 用户诉求 | 聚币立场 |
---|---|---|
赔付比例 | 要求更高比例(监管失责) | 未明确责任分摊 |
资产覆盖范围 | 包含mini IPO等官方生态损失 | 仅限AJE直接损失 |
兑付价值 | 锁定JU现价($7.1) | 按动态市价(暴跌30%) |
JU算力赔付实为“债务证券化”——平台将用户债权转为高波动性资产,若JU归零则赔付成空。更讽刺的是,聚币要求用户缴纳10%-30%保证金才可接入生态,如今反以自家泡沫代币抵债。
末日狂欢:下一个爆雷的会是谁?
在AJE的废墟上,聚币仍在继续其最后的狂欢:
- 5M互助协议
号称日息3%(年化1095%),存在相同递归漏洞
- Aswap计划
强制将崩盘项目币兑换为“算力”,锁定投资者流动性
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聚币的“镰刀抛光计划”,其崩盘三征兆已清晰可见:
提现延迟超24小时
团队长密集转移资产
关联项目密集上线吸金
尤其值得警惕的是5M协议,其承诺年化1000%收益实为“死亡倒计时”。审计发现,其智能合约存在递归调用漏洞,项目方可无限提取资金。
在这场血色屠杀中,普通投资者的教训尤为深刻:
技术祛魅:当看到“AI+区块链”等复杂概念时,真正的DeFi项目会公开审计报告,绝不承诺固定收益。可通过CertiK等平台查验漏洞记录。
数据验证:在区块链浏览器核查代币集中度,AJE前5地址持有93%代币的数据本应是明确警报。
平台筛查:避开频繁更名、有冻结提现前科的交易所。聚币新加坡牌照于6月30日到期,加拿大牌照7月28日到期,目前处于完全无监管状态。
当听到“这次不一样”时,请默念三条血铸定律:
- 日息超1% = 99%是坑
- 承诺“随进随出” = 100%有后门
- 真财富密码,永远藏在合法劳动中
当聚币高管在区块链峰会上高谈“Web3革命”时,后台正发送最后一道指令:“新用户进来先让他们赚5%,等投了100万再收割!”
历史总是惊人相似:十年前燕郊49800传销案的操盘手,十年后化身聚币副总裁。包装在变,人性未变。“五年前我劝你买比特币,你梭哈全球博览;五年后我劝你远离聚币,你骂我阻碍暴富。如今全球博览在法院执行清单里,而比特币已成央行数字储备资产。真正的财富密码,藏在《刑法》第266条之外——所有承诺‘保本高收益’的镰刀,终将刻进金融诈骗罪的判决书。”
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