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勤中国近期发布的《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》显示,2025年是医美行业向“质效深耕”跨越的关键窗口期。作为品质消费新势力代表,医美行业正以技术创新为锚、以服务升级为翼,重构颜值经济的价值坐标系并引领消费需求的深层迭代。这一趋势宏观描绘了行业升级的理想图景,但微观市场中,部分机构的生存策略却呈现出显著反差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运营压力下,一些机构并未将重心放在提升医疗质量、优化服务流程或建立长期信任上,而是过度依赖激进的营销获客和短期的业绩转化。经营者对即时成交的极致追求,有时甚至模糊了医疗服务的专业边界。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收入,但长期看,它不断消耗着专业信誉和客户口碑。

成都美容整形医院近期所呈现的一系列现象,正是这种生存策略困境的一个缩影。 探讨该机构的市场策略,核心在于理解机构如何在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,平衡眼前的生存压力与构建长远竞争力的根本需求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,版权归该消费者所有

术后效果难达预期究竟是谁之过?

7月14日,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成都美容整形医院进行投诉。

该消费者于4月16日在成都美容整形医院进行了私密整形项目,费用为12800元。

该消费者认为该机构诱导消费,先通过百度自动弹出的聊天框与该消费者取得联系,随后添加了微信并约定了时间。消费者原本准备了1000多块钱,但没想到到了医院后,检查出了很多问题,该机构医生劝其一次性完成手术。

手术后该消费者认为没有效果,协商退款却被该机构拒绝。在此期间,该消费者没有收到收据也没有发票,只得到了一张手术后用药指南。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黑猫投诉

3月1日,另一位消费者投诉称,其于2024年2月16日第一次在成都美容整形医院做隆鼻手术。据消费者描述,当时该机构做活动,耳软骨鼻手术只需要8000多元。该消费者面诊完后医生说可以做,可做完恢复后却比该消费者的原初鼻难看。

该机构不承认其自身的问题,当该消费者要求处理问题的时候又引导消费者重新做,再三说明只需支付10000元就能保证做到满意。但第二次手术后还是出现了问题,跟该机构术前所描述的模板完全不同。鼻子仅仅比第一次手术后高了一点点,鼻型跟第一次做毁的时候一模一样。

据该消费者描述,该消费者两次前往该机构寻求处理,得到的回复只是该机构的推卸责任,称该消费者的情况是正常现象。

她还提到,一年时间不到,做了两次大手术,对其身体有大伤害,每做一次都是不满意且还要重新交费,做不好该机构也是推卸责任不处理问题。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,该投诉尚显示在处理中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黑猫投诉

如果说效果争议尚存沟通空间,那么从需求误导到盲目加项的销售策略,势必造成口碑的反噬。

2月18日,有消费者向黑猫投诉反映在成都美容整形医院接受服务之经过。

据该消费者描述,其于1月15日从小红书上看到该机构医生的推广案例,内容大致为“少量即可呈现理想状态”,遂与朋友共同预约前往门店。到店后,一名医助接待该消费者,该消费者提出希望改善太阳穴及下巴区域。医助查看后表示,上述部位无需调整,建议该消费者考虑眉弓及耳基底部位,并出示本人前后对比照片。该消费者观察后认为耳基底示例变化显著,然因费用较高,表示需再商议。医助随后称可给予折扣并附赠水光及唇部项目,建议先支付一万元意向金。该消费者表示尚未决定,其朋友提出先付三千元,医助请示后同意收款,并出具收据,注明“已收款项不予退还更换”。

1月16日,该消费者到店补交余款并接受项目,过程中未再领取发票或书面协议,亦未再次确认项目明细。

该消费者认为,沟通过程中医方多次建议其增加项目及剂量,其原计划使用3支药物,最终变成增至10支药物。

手术期间,该消费者亦被继续建议追加用量。术后该消费者自觉外观与示例效果存在差距,认为宣传与体验不符,质疑存在夸大表述。

于是,该消费者提出退还全部费用,并请求主管部门依据相关规范对该机构经营行为予以核查处理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黑猫投诉

消费者退款困难重重

如果说项目效果争议可能存在认知偏差,那么从脱毛烫伤拒不担责到退款流程障碍重重的消费体验,则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赞赏。

5月10日,消费保平台记录显示,该消费者自述于2025年5月8日前往成都某医疗美容机构接受脱毛服务,当日共支付六千余元。该消费者称,除效果暂不评价外,当日操作部位出现烫伤,伴明显疼痛,目前活动即感不适,需静养待愈合。该消费者已就退费及补偿事宜与店方沟通,店方仍建议到店协商,未采纳线上处理方式,并称已事先告知注意事项。该消费者表示,其在该机构接受脱毛服务已两年,对注意事项知晓并遵守,现要求店方承担赔偿责任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消费保

消费者在该机构退款遭遇重重阻碍也并非孤例,早在4月1日,有消费者投诉称,该消费者于3月20日左右在成都美容整形医院直播间购买了一款商品,由于皮肤状态不适并未使用。随后该消费者打电话给该机构客服请求退款,但客服人员要求他到店后办理。

该消费者前往该机构后,工作人员表示要走程序,过去十多天后依然没有任何进度,后续也没有主动联系过该消费者,该消费者给客服发过一次消息但并未得到准确退款时间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消费保
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两项投诉虽然显示已经完结,但实属平台的无奈之举。

处理记录显示,两项投诉均因未得到投诉品牌的有效回复而自动关闭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荡妇羞辱与专业素养偏差

如果消费退款障碍尚能用流程问题来解释,那么面对医生在操作台旁用身体羞辱逼迫消费的指控,任何关于“服务瑕疵”的辩解都显得苍白。

2024年10月23日,有消费者在消费保平台投诉。该消费者于2024年9月8日在该机构面诊师诱导下购买了菲蜜丽半年卡。期间,敷麻药过程中,医生一直进行各种推销。因为该消费者全身裸露,该医生还说消费者大腿根那么黑,是不是做了很多次人流?用这种完全背离医学专业知识的语言对该消费者进行侮辱。该消费者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还被该医生推销2000元的粉嫩针,但是在治疗过程中,医生未给该消费者展示药品,也没有在该消费者面前进行抽取药物。过去一个半月后,该消费者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,甚至连结痂都没有。因此该消费者要求退款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消费保

大众点评上的79条差评

关于成都美容整形医院的投诉林林总总,消费者的不满也是甚嚣尘上。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,在大众点评上,关于该机构的差评居然有79条之多,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篇关于非法行医的评价。

6月27日,该消费者评论称,她于6月20号找人预约了钻石超塑,水光,下颌线肩膀等项目。

据该消费者描述,有几个护士态度十分不好,为她做项目的是一个年纪很小且态度冷漠的护士。惊讶之余,该消费者立马提出质疑让她先出去。该护士和消费者说,现在都是护士做。

做完项目后的一周,该消费者发现自己脸上有淤青,频繁长痘,于是该消费者去咨询了很多医生和律师。她认为,根据《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》运用医疗器械对皮肤实施侵入性、创伤性治疗,属于典型的医疗美容行为。国家明确规定:“医疗美容项目必须由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《医师执业证书》且注册为“医疗美容主诊医师”的医生操作”,护士单独操作属于非法行医。

医美机构辩称“超塑是护士操作”属于欺诈机构若以“行业惯例”为由推脱,实为掩盖其“节省人力成本、规避医生监管责任”的违规行为。

该消费者表示该机构的行为存在非法行医以及欺诈消费者。因不知是否会出现不可逆的情况,该消费者忍了又忍,只联系了咨询写了评价,还不想发出视频去网络上发酵。

该消费者还说,她会就此问题继续咨询律师,卫健委以及市监局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大众点评

曾经暴打隆胸维权者

成都美容整形医院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3年,企业实缴资本500万人民币。

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,该机构于2023年10月21日因违法发布广告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第五十八条被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30000元罚款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

中国新闻网成都站于2016年8月4日报道,爱美的四川简阳女子在莆田商人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花了25000元做了假体丰胸手术后不久便出现硬块,随后开始红肿、溃烂,气愤万分的她近日去索赔未成反遭医院人员暴打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中国青年网

深度美业根据中新网提供的地址与天眼查的地址进行双向核查,该地址正是目前成都美容整形医院的经营地址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中国青年网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天眼查

中新网的这篇文章还显示,其前法人及现股东魏某某曾任莆田(中国)健康产业总会第一届副会长。

曾暴打隆胸维权者的成都美容整形医院,今又再陷差评漩涡?

图源:天眼查

饮鸩止渴已不适合当前美业发展

德勤《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》指出,唯有精准锚定需求者“高品质体验、全周期价信、个性化适配、可持续安心”的诉求,方能持续赢得信任、筑牢口碑根基。唯有如此,机构才能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局,在行业深度转型中赢得真正的生存空间和持久的发展动力。放弃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,回归医疗本质与长期价值,是机构存续并壮大的唯一选择。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